在2016年4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決定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拉開了地方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的序幕。
小編先帶各位市民了解一下去年國務院先后下調的社會保險費率情況。
從今年5月1日起兩年內,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作出調整:
●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
●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
按照要求,全國一共有21省市符合企業養老保險降費的條件,其中20省市養老保險費率可從20%降至19%,上海則是要從21%降至20%。截至目前,全國包括山西、江西、河南、重慶、四川、天津、陜西、湖北、青海、新疆、廣西、安徽、北京等13省市,加之稍早前的上海、山東,先后已有15省市降低了社保費率;這其中,除陜西、青海外,其余13地更是首次下調了養老保險費率。
全國21個符合企業養老保險降費條件的省市,并不包括廣東。事實上,全國社保的繳費率平均水平為41%,廣東省為34%左右,是全國最低的。其中養老保險平均費率為14%多,各市的繳費率在13%—15%之間,而外省比例普遍在20%左右。職工醫保的平均繳費水平為6%,比外省8%、10%的繳費水平要低。
2015年廣東省出臺規定進一步調低工傷保險費率,截至2016年1月,全省各市已出臺政策降費率,全省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0.63%降至0.43%,預計全年參保企業可減少繳費21億元,惠及180多萬家單位、3100多萬名職工,工傷保險個人不用交費。
此次下調的養老保險費率主要是企業的繳費比例,旨在為企業減負,而個人繳納部分不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此前也對媒體表示,國務院對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提出了明確要求,前提就是要確保參保人員的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降低和待遇按時足額支付,這是必須要確保的一個前提條件。
實際上,我們社保繳納的具體金額不僅和繳費比例有關,還和繳費基數有關(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具體來說,有三種情況:
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小編總結下來,認為各位市民不必為社保待遇會隨之降低而擔心。因為各地平均工資都有所增加,所以社保繳費基數也是連年上調。最終的社保待遇并不會隨繳費費率的下調而必然下降。
(來源:廣州政府網,廣州12345)